剁手党必看!已有人百万积蓄一夜清零
网购给很多人带来便利,尤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电商经济几乎击垮实体门店,购物主战场转至网购平台,据不全数据统计,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达7.49亿。令“剁手党”熬夜血拼的各大购物狂欢节,也成为了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红利期,因此警惕网络诈骗变得尤为重要。
刚过去的双12购物潮余热犹在,不少人又中招了。下面通过几起真实发生的“网购诈骗”案件,来提高网民的警惕性。
案件一:假冒快递员,遗失赔偿
一些犯罪团队通过非法途径,获取消费者的快递信息,假冒快递员,然后通过短信、电话等方式联系受害人,声称其快递遗失,进行理赔。当受害者在“快递员”的指导下,操作理赔申请时,他们通过索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信息,乘机转移受害者的财产。
近日,受害人王女士接到一个快递员的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快递站点的负责人,他声称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,错将王女士的某个快递包裹发错地址,在发往途中不慎丢失,希望取得王女士的谅解,他们会在原价赔偿的基础上,以补偿200元的方式私了此事。
因为双12活动诱惑力度挺大,王女士确实凑单了一波商品,并且对方提供的商品订单号也和自己的订单吻合,因此并未起疑心,并且她觉得能额外补偿200元本身也不亏,于是就按照对方提供的方式,添加了该快递员提供的联系方式。
在售后的沟通过程中,该快递员告诉王女士补偿金将在24小时内到账,并发来一个二维码让王女士识别,声称需要王女士绑定一个收款的银行号账号,吹嘘这是他们“售后”流程的一个正规步骤,王女士看对方态度真诚,于是信以为真,按照对方的指示扫描二维码,输入自己的银行信息。
结果,就在王女士扫描二维码登记信息后的半小时,她在手机上连续收到多条银行卡的转账信息,短短两分钟之内,将卡内的余额陆续转出,20万元积蓄瞬间被洗劫一空,她这才发觉被骗,匆忙去公安局报警。
案件二:假冒客服,退款诈骗
冒充某客服人员、卖家是网购诈骗团伙的惯用手段,他们同样通过非法途径,掌握受害者购买的物品信息,因此,在实施犯罪过程中,可以说的滴水不漏让受害者放松警惕。他们多以“系统故障”“订单异常”“商品质量有问题”等情况,然后主动要求给买家退款赔付。
一般在实施退款操作时,会声称无法原路退回购买账户,另外以高额赔付的方式,给受害者提供一个特定的网络链接,要求受害者进行手机上操作,再以操作失败为由,让受害者扫描二维码付款或直接套取受害者的信息和密码,在不知不觉中为受害者办理贷款。
近日,小张花了1000元,在网上购买了一件羽绒服。不久就有自称客服人员来电说:“厂家出货的这批羽绒服,做工有瑕疵,可以退款理赔,并称直接走平台退款会影响店铺信誉,如果同意在该电商平台合作的关联App渠道退款,可以多获得两倍赔付,即2000元的补偿”,衡量之下,小张表示愿意配合。
于是在该客服的指引下,小张注册了“某网购贷”的账户,并在账户里看到了退给她的“赔付金”,只是这金额远比对方承诺的多,足足有20000元。对方谎称是因为系统错误赔付款打多了,希望能帮忙退回。
于是小张留下了商品赔款2000元,把剩下的钱扫二维码转到对方的账户里。其实,她并不知道,这些“赔付金”其实是假客服以她的名义,在网贷平台成功提现的借款额度。
收到了退款,见该客服却不要求把商品退回,这让小张感觉到有点不大对劲。她立即通过电商平台联系到店铺官方客服,这才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“退货赔付”的事情,商品也没有任何质量问题。当她联系到“某网购贷”,才发现自己已经背上了20000元贷款,小张这才后悔莫及。
案件三:假冒公检法人员,骗取信任
网络诈骗中还有一类心思缜密的嘘头谎言,他们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非法作案,然后用短信或者电话的形式联系受害者,称受害者网购的产品涉嫌违法,造成无法投递或没收快递,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,将钱转入他提供的“安全账户”方便接受“调查”,来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。
近日,网络上一起被假冒公检法人员勒索50000元的网购诈骗案,被闹得沸沸扬扬。经警方调查,受害者许先生描述其被骗的全过程,当日上午许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,说许先生网购了某店铺的商品,涉嫌与一个洗钱的犯罪团伙有资金往来,该团伙正在被法院起诉。
要求许先生需要配合警方的调查,需要提供个人银行卡、身份证等信息,洗清其不是嫌疑人的身份。双方加为QQ好友后,许先生通过视频聊天,看到多名穿警服人员在忙碌走动。许先生信以为真,于是按照指示输入了银行卡账号,按照要求把短信验证码发送给对方,没过一会儿,许先生便收到了银行卡扣款46999元的短信提醒。
后记
在一般情况下,消费者在网购后都会如期收到商品,官方客服不会主动提出退款要求。一旦网购后收到客服发来的退款要求,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理由,都要高度警惕,因为这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局。
当你遇到以上这几类情况时,注意查看电话或信息的来源,在第一时间去正规官方平台进行咨询确认,另外,在面对高额补偿的花言巧语时,要保持理智,更不要去点陌生人发的链接和二维码,并注意防范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的泄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