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交易的三个真相,你务必知道!
一、机遇+天赋>时间投入
作家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一书中指出,他认为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10000小时定律”,也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。
但很多人认为,由于交易的特殊性,这一行业并不遵循10000小时定律。毕竟,我们听过太多类似“交易十年老手,惨烈爆仓回到解放前”、“20岁天才交易员,首次交易狂赚两位数”等的故事。由此可见,在交易行业,时间投入和最终的收获不一定是成正比的。
或许,你一天耗十几个小时研究K线和各种技术指标,但纸上的收益数字可能还不及部分连均线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新手。而据一项调查显示,只有22%的交易者认可“足够努力就能在市场上赚钱”。
很多人认为天赋、机遇、方向和选择比时间投入本身更重要,正所谓“99%的汗水加上1%的灵感可以造就一个交易高手,没有1%的灵感或天赋,努力总会错付”。也有人说交易是门艺术,不是一门技术,技术可以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得到提升,而艺术,更多的靠天赋。
这些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,但实际上强化了“市场充满投机”这一标签。交易的门槛低、诱惑大,这就使得交易成了一份看起来“金光闪闪”职业。可是,随着外行人前仆后继地进场,我们很快就会发现,真正成功的人很少,反倒是一茬一茬韭菜在被拔高。
二、长期稳定盈利的人仅有1%
知名交易员网站Tradeciety曾经发表过一项调查,该项调查显示:每个交易员都是带着快速致富的念头进场交易的,而在这些人中,40%的人只交易了一个月,80%的人在前两年就退出了,只有7%的人能坚持5年。最后,只剩1%的交易员能实现净盈利(扣除交易费用)。
这一数据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几乎都是交易时限多年(5年或以上)的老手,而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到最后。美国期货专家施泰美亚曾总结出一个非常精辟的公式:交易结果=市场理解*(交易策略+自我认识)。这个公式表明,一个人的交易成绩是他全部投入到市场中运作的结果。
按照施泰美亚的公式,一个人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交易结果,他首先需要理解交易市场运动的主要依据和逻辑。此外,交易者还应该有自己的交易策略,这里的交易策略具体是指交易系统,包括基础知识、分析逻辑、执行标准、做盘纪律、资金管理、情绪管控、优化逻辑七个部分。
最后,要取得好的交易成绩,交易者还应该有清晰的自我认识。也就是说,交易员要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,这样才能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,以调节好自己的交易行为。显然,这三个因素,都是建立在长期的内审和钻研的基础上。
实际上,在交易市场中,短期盈亏有一定的偶然性,但长期而言,一个交易者的盈亏一定源于某种内在机制的推动。
三、交易的“10000小时定律”
回到我们最初要探讨的问题,交易时间投入和收益成正相关吗?可以肯定的是,交易收益和时间投入是有关的,但10000小时可能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交易大师。
交易不同于其他行业,按部就班地努力很难有结果,只有不断去试错才会有更多的可能。而10000小时的交易只能让你基本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这行,也就是说,“10000小时”是必要不充分条件。
有数据显示每天开盘和收盘的半小时内交易量最多,假设一名交易员每天从亚盘做到美盘,六个有效交易时间共合计3小时,每天用2小时复盘整理或者研究,那么一天交易时间合计在5小时。最终,交易满10000小时大概需要8年。
几十年来,美国股市的周期一般在4年左右,而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的上升期一般为2.5~3年,下跌期为1-1.5年。这表明,一个交易者用8年时间才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环境下的交易。
当然,8年可能只是一个最低标准,因为交易8年依然亏损的不在少数,交易了十几年爆仓的也大有人在。其中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,包括选择、机遇、天赋、钻研方向以及自身有效学习时间的质量不佳等等。
总之,交易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,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交易系统,提升思维能力,找到正确的做单体系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。只有将交易策略、风控管理、交易心态和个人交易计划的制定,每个环节都学习到位才能形成系统化做单,跑出稳定的资金曲线。